原标题:走玩南大门丨一镇一画一风情,探秘工业遗产“世界矾都”
一镇一画一风情Fan Shan
世界矾都
体验积淀的历史,体验矾都的风情、体验味觉上的猛烈冲击…
静
谧
古村落
600多年历史沉淀
矾山,古曰赤垟。石赤多矾。明时始采,历六百年矣。山空石毁,酸水漫流,草木尽枯,然世界矾都之誉亦成。
600多年前,古人见暴雨过后其他地方的溪水都浑浊了,但矾山的溪水永远清澈,从而发现了明矾净化水质的妙用,预示着明矾时代的到来。兴盛的时候明矾堪比食盐,家家户户要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四十年间,“明星牌”明矾就已经声名远播。大量使用于造纸、制药、印染、净水、食品添加、水产品腌制……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矾山镇拥有丰富工业历史遗存,有炼巩遗址、矿垌等一大批人文和自然景观。”2016年12月,我县矾山镇入选首批省级旅游风景小镇创建名单,2017年12月被列为第一批“国家工业遗产”和第四批“国家矿山公园”。随着福德湾、矾矿博物馆、矾文化体验基地、鹤顶山老土茶园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如今“世界矾都”发展迅猛,以矿山小镇的姿态重新被人所知。矾山,更值得走上一番,体验积淀的历史,体验矾都的风情、体验味觉上的猛烈冲击……
福德湾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16年9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16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在泰国曼谷揭晓,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矾山福德湾矿工村在40项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获“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不仅如此,福德湾还是浙江省旅游局正式公布的浙江省首批休闲旅游示范村,是近现代工业遗产与浙闽乡土建筑的集合体,其悠久的矿山井巷作业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古屋由石砌而成,错落分布于老街两侧。太阳落山,村子里的灯火陆续亮起,恍惚间好像回到了小时候祥和的家乡。在这里,你可以沿着挑矾古道行走在村庄里,感受时光斑驳的痕迹;你可以任意的放空自己,在旅馆客栈躺上一天;你可以尝尝矾山独特的美食,看看华灯初上的万家灯火,也许这时再想起琐事就变成了温馨的回忆。
累了就去为唐公肉燕那吃上一碗热腾腾的肉燕,刚上桌的肉燕冒着热气,剔透如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若有兴致,前往为唐公肉燕手工坊体验中心,自己动手做上一碗肉燕,付出自己情感做出的肉燕,更加回味无穷。
困了就去福德湾左舍、半山丽舍的民宿睡上一觉,夜里繁星点点,耳边响起蛙鸣声,让人不禁忘却烦恼,沉沉睡去。
鹤顶山
苍南第一高峰
鹤顶山,海拔998.5米,为苍南第一高峰。因山势如鹤顶而得名鹤顶山。山上怪石嶙峋,花草茂盛,奇峰异石,想象万千,登高远眺,云海茫茫直达海天之际,游目骋怀,邻近城乡尽收眼底。山上伫立着风力发电场的35根风力发电机犹如擎天巨柱,直插云霄,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名山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春时,杜鹃花开放。每年4月中旬,向阳的鹤顶山杜鹃花漫山遍野,一片姹紫嫣红,在鹤顶山形成“云海、花海”的独特景观。
鹤顶山还有苍南海拔最高的茶园——鹤顶山老土茶园。用拇指和食指轻夹茶芽、轻提、放入采茶篓,采茶人孜孜不倦地做着重复的采茶动作,不自觉得哼起了小调,这是一份惬意与悠闲,也是一份宁静和享受。
夜色静谧,回到茶通天下,煮壶老土茶,捧一本闲书,在茶通天下的民宿住上一宿。看窗外星光灿烂,听周围花儿呢喃,远远望去万家灯火,抬头仰望,繁星点点,置身其中仿佛全身心都空灵轻盈,有若置身于世外桃源……
笔架山
一座神奇而秀丽的山
正值春时,笔架山上的杜鹃花陆续开放。杜鹃点缀青山,青山配红花,好一副美景。若是去时,正巧夕阳下山,青山、红花再洒上一层金黄的薄纱,驻足观看,如痴如醉。
笔架山是“世界矾都”地域内一座神奇而秀丽的山,它位于苍南县矾山镇大坪山村,海拔850多米。笔架山东面是苍南县最高峰鹤顶山,它与鹤顶山主峰高度相差百多米,属同一山脊在两头的高峰。
▲笔架迎客树
▼仙师传道
笔架山不止只有杜鹃花。老人说,笔架山上还有板道石,黄桶石、大撇阁、某拎巷、雷打石岗、洞里山头、老梯坑脚、宫庙、明前湖、笔架夕照等景点,这些你所不知道的景点,为何不去一探究竟?
矾都矿石馆、奇石馆
皆以“石”为主题
矾都矿石馆和矾都奇石馆相邻,两者皆以“石”为主题。展厅里有各种宝石、矿石、奇石,并有各种“石”的科普介绍,绝对是小朋友增长“石头知识”的宝地。
▲矿石馆
▼奇石馆
矾都矿石馆陈列矾山矿山井巷企业家采集自全国各地和部分国外矿山的上千种矿石、宝石、陨石,矾都奇石馆藏有灵璧石为主的各类奇石。
馆内有专门的讲解员,根本不用害怕来了,但是不懂这些石头。石头的奥秘在等待人们的发现。
矾客工厂
具有矾文化特色的体验基地
矾客工厂,由三车间废旧结晶间改造,建成了具有矾文化特色的体验基地。
走进这里,可以清楚的了解炼矾以及矾塑的制作过程。矾山人的祖祖辈辈靠矾谋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孜孜不倦地做着同样的事情。本以为矾山人的祖辈炼矾是容易的,体验一番才知不易!
这里是温州矾矿“矾文化”体验基地,也是市教育局认定的第二批市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社会类基地。矾客工厂内分为集散区、实践区、结晶区、室内活动区,并设置了包括矾塑体验、矾客手工制作、明矾与生活、矾山与井巷搭建、拓展体验等课程活动,学生来此社会实践,游客来此感受“矾”的魅力。
矿洞
宛如天成,冬暖夏凉
650年的明矾开采历史,造就如今的矾山。矾山的矿洞,大都始于清末民初,形象各异,有潭洞、也有凿洞结晶池的炼矾遗存。
夏日,走进矿洞,就像走进“空调房”,重获新生的感觉。不同的是,矿洞的美景,现代开凿的鸡笼山矿洞巷道绵延几十里,采空区356万立方米,虽由人工凿成,但宛如天成,长年恒温18度,冬暖夏凉。
矿洞是寂静的,大声说上一句话,回音便在洞中回荡,这是矿洞的表达方式,向人们说着余音绕梁的温柔情话。
挑矾古道
歌与路同在
矾山四面环山,古时交通闭塞,明矾运输均凭肩挑步行,因出海口的不同形成“矾前线、矾赤线、矾藻线、矾沿线”,现统称挑矾古道,系省文保单位。
其中矾藻古道最为出名,矾藻古道于2013年入选温州十大特色古道,2014年评为最受市民喜欢的温州十大森林古道之一。
昔时挑矾古道到哪里,挑矾的歌声就唱到哪里,道路有多长,歌谣就有多长,这歌与路同在,歌比路还将更为久远,至今依然余韵袅袅,回荡在古道上。独自走在挑矾古道上,想象自己跟挑矾挑夫一同前往,沿着挑夫的脚步,走挑矾挑夫走过的石子路,趟挑夫趟过的河水,耳边回荡挑夫的歌声,优哉游哉。
朱程故居
铁军将才
朱程出生于1910年,毕业于黄埔军校,先后任翼鲁豫军区第五分区司令员兼任华北民军第一旅旅长等要职,牺牲于抗日战场。
朱程故居位于矾山镇内山村,内有朱程铜像、物品陈列室、广场、碑坊、纪念亭,朱德、彭德怀等亲笔信笺以及烈士其他遗物。于2012年9月成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杨德志将军曾亲笔题词称朱程为“铁军将才”。中央电视台“永远丰碑——抗战英雄谱”曾播出烈士事迹,热血现场,朱程无所畏惧,保家卫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站在朱程故居内,对朱程英勇抗战的敬佩之情油然升起,在抗日名将朱程将军纪念铜像前,向朱程将军鞠躬敬礼。或许还可以在朱程雕像前重温入党誓词仪式,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敬仰。
舌尖上的矾山
来矾山,说起矾山的美食,除了要品尝福德湾的为唐公肉燕,埔坪卤鹅、鸡胗丸、戚光饼、莲花根……也会让你赞不绝口,味觉上来的冲击,舍不得离开这座小镇。
埔坪卤鹅
为唐公肉燕
家养的鹅,通过专门的卤鹅卤法,如果有幸吃到刚出锅的卤鹅,沾上特制的醋,鹅肉的香和醋酸在嘴里蔓延,嘴里的香味久久不能散去。鸡胗丸吃起来就是鸡胗味儿,但却不是鸡胗做的,采用的是猪的前腿猪肉,经过敲打、揉捏等好几道工序,才变成吃起来是鸡胗味的鸡胗丸。
莲花根是童年的味道。咬上一口,脆脆的、甜甜的,不禁让人想起小时候争着抢着吃莲花根的事情。听戚公饼的老板说,最早的戚光饼,饼中有个洞,战士们拿绳子将饼穿过,带在身上,作为干粮。现在吃起戚公饼,脑子里依稀闪过战士们英勇奋战的情形。
戚光饼
莲花根
地道的矾山人,用智慧做出一道道矾山美食。矾山的美食是值得一来的,美味的食物一定会让你爱上这座小镇。
如今,曾经热火朝天生炉炼矾的场面再也不见,挑矾古道上的挑夫也在记忆中慢慢退场,而那些矾山味道、矾山风景依然在心中。
一镇一画一风情,600多年的历史积淀,成就了这座“世界矾都”。
摄:萧云凤 结晶池
吴正闻 董希泽
陈杭杭 杨春波
蔡祖喜 刘德源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返回首页,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