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州开发区起步:不要急于求成,要一小块一小块地搞 | 广州开发区红色基因专题①
黄埔文化遗产
挖掘黄埔文化遗产
传播文化黄埔
迎建党百年
1984年4月,广州开发区起步。经过近40年的发展,广州开发区已成为全球瞩目的投资热土。广州开发区的发展之路,是在党的领导下广州人民胸怀世界、海纳百川、改革发展的成功之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到来之际,我们开辟广州开发区专题,以纪念开发区起步之初的那些激情燃烧、砥砺奋进的岁月。
1984年1月,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到广东等地视察。他肯定了广东的建设成就,肯定了试办经济特区的路子是对的。
1984年3月26日至4月6日,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会议确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广州被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并举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委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给予高度的重视,着手筹办开发区。
总面积为9.6平方公里
1984年4月26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筹备小组成立,由我兼任组长,对开发区的选址、总体规划、近期计划、引进项目选择以及机构组建等,制定了工作方案。6月9日,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由我任管委会主任,石安海、缪恩禄任副主任,陆续抽调干部,实施兴建开发区各项计划。
▲ 1984年6月8日,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谷牧(右二)在时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右一)等领导陪同下,在横滘河桥上研究广州开发区选址。
6月8日,国务委员谷牧在任仲夷和我的陪同下,视察了广州开发区的选址,听取了制定《广州开发区规划大纲(草案)》的情况汇报。6月9日,谷牧在广州珠岛宾馆听取广州、湛江两市负责人汇报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说,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不能再搞一般的引进加工业,而要搞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工业,“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点,选得还可以,不过不要急于求成,全面铺开,要一小块一小块地搞”。
7月23日,广东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的负责人60多人到现场勘察,审议了规划大纲。8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广州开发区规划大纲》作为广州市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上报国务院审批。
▲ 广州开发区总体规划图
12月5日,国务院批复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广州市对外开放工作的报告》,同意广州市在抓好老企业技术改造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置定于黄埔区东缘、珠江和东江干流交汇处,总面积为9.6平方公里,首期开发夏港两侧,面积2.6平方公里。
划出6个小区
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离广州市中心32公里,南与番禺莲花山隔江相望,西与五山、石牌高教科技区相邻,东南毗邻港澳,水路直达香港为88海里。这里地势平坦、开阔,有大片土地可供开发利用,水陆交通便利,拥有铁路、公路、海运、空运等多种交通条件。黄埔发电厂就在附近,东邻有东江新塘水厂,可提供充足的生活、生产用水,南端的黄埔港及其新港是我国重要的出口港之一。开发区有着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条件。
▲ 早期的广州开发区
开发区按照不同的功能,划分为南围综合区、港前工业区、东基工业区、西基工业区、北围工业区和云埔(东)区等六个小区。
为加快开发区的建设速度,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陆续在开发区内设置派出机构,为国内外的投资者提供业务上的方便。银行、海关、边防检查、商品检验以及工商登记、税务等在区内设立办事机构,开展业务。
根据国家有关扩大自主权的规定,开发区为前来投资、合作和进行贸易活动的国内外人士、企业提供一系列的优惠待遇。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根据市政府的授权,参照经济特区的规定,审批外资引进项目,为投资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并按照有关条例、法规保证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开发资金:3000万元
1984年12月28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了隆重的奠基典礼。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部队的负责人以及中外来宾3000多人出席了奠基典礼,正式揭开了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序幕。
▲ 1984年6月的广州开发区西区
因为当时没有办公地,我要求市总工会把坐落在此的海员俱乐部让给我们使用。办开发区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任务与权力,赋予什么政策,启动资金的来源。开发区基本上是参照经济特区的模式,有较大的自主权,即相当于市一级的管理权。正局级干部市里批,副局级干部开发区管委会批,政策相当于特区的政策。梁灵光省长很重视开发区建设,省政府专门拨款3000万元作为开发资金,且不能作其他用途。
征地:每亩2万元
后来各省凡是搞开发区的人到广州开会,都很羡慕,说广东省政府真是支持开发区建设。接着是规划用地,那里是一片蕉林、蔗田,我们与农民协商,每亩出2万元征收。由于土地是冲积地,软土层很厚,只好用抽沙填土方式解决。后来又从市里调来了一批干部,解决了许多方面的问题。
▲ 广州开发区奠基仪式
开发区的做法是:在起点、布局上以高新技术为主。但有的不是高新技术项目,只要能积累资金的项目也上。从这点来看,是实事求是的。
创办开发区,一是从实际出发,二是依托“母城”。规划道路,兴办各种基础设施都做得很好。当时广州开发区9.6平方公里,大连、天津开发区60平方公里,苏州的更大。现在广州开发区也扩大到萝岗、增城永和,有100多平方公里。
注1:本文内容来自《十四个沿海城市开放纪实·广州卷》,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4月北京第1版,原题为《广州改革开放若干问题的回顾》(朱森林口述,陈俊凤、卢荻、陈宪宇整理),本公众号编辑部编辑,有删节。大小标题为编辑部所加。
注2:朱森林,男,1930年10月生,上海川沙人,汉族,原广东省人大主任。1983年任广州市委副书记兼市委党校校长、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1985-1988年任广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返回首页,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