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杨浦新地标!"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 悄然重生,66栋历史建筑变身艺术秀场?
来源:周末做啥
“能代表大杨浦的标志是什么?”
大多数人应该会回答:五角场、大学路、街头美食...
可是,小编今天要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这条全长15.5公里的岸线,藏了近百栋历史遗存建筑。
" 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 "
这2年,杨浦滨江南段的66处工业遗址已悄然重生!
曾经带“火”过西岸、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的“城市艺术节”
今年9月底,也将在杨浦滨江的上海船厂旧址地区
趁着它火起来之前,小编提前你们打卡一番~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5.5公里的超长艺术舞台。
△2015年的展馆徐汇西岸飞机库旧址
△2017年的展馆浦东民生码头8万吨粮仓旧址
大家还记得曾经在徐汇西岸、8万吨粮仓旧址举行的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嘛?
今年2019年,艺术季将展馆搬到了杨浦滨江,原上海船厂旧址地区的船坞和毛麻仓库将作为主要展馆,结合“相遇”主题举办艺术展。
photo via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官方
除此之外,滨江南段5.5公里都将成为艺术季的“舞台”,大约20件公共艺术作品会放置在滨江空间中成为一份子。
9月转眼就来,你们好不好奇?建筑师是如何将杨浦这条“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长廊”变成了艺术馆、秀场、商场…来吧,跟小编一起看看这些“复活的老建筑”~
滨江段存在感很“低”的它,
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长廊。
作为上海滨江五大区段中里程最长的区段,杨浦滨江就没有徐汇、黄埔那么热闹了,也没有浓郁的商业氛围包裹。
但是这个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长廊”杨浦滨江,有着它自己与众不同的魅力,66栋历史建筑成为了它最大的“秘密武器”!
众所周知,杨浦区由“杨树浦”得名,而杨树浦也是从河道名、码头名、路名,后来演变为区域俗称和行政区划名。
中国最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厂房、中国最早的钢结构多层厂房、近代最高的钢结构厂房......永安栈房、明华糖仓、毛麻仓库等历史保护建筑,都是在这里发展起来的。
后来随着改革期的产业转型,多数工厂、船厂纷纷选择关闭或外迁,从而使得这些有年头的工厂空置和码头废弃。黄埔江沿岸的杨浦老工业区,中国近代工业史重要遗产也在此处遗存下来。
66栋历史建筑,
老工业区的“转型”之路。
photo via 走起 gigimin
这2年,杨浦的老工业区也在渐渐转型。它将轮渡、码头之间的断点用人行天桥、步道连接,这条5.5公里的工业遗存展览带被串联了起来。
在保护了历史建筑的同时,也让它们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如果还没去过,不妨先跟着小怪去这条历史感和生活气息的滨江大道上,提前走一回~
整个杨浦滨江分为3段
杨浦滨江南段(杨树浦路段)
这次小编主要带你们逛的,就是老工业区更新完毕的杨浦滨江南段啦!
*杨浦滨江南段从西至东规划了鱼市记忆、码头故事、海事旧址、树浦溯源、木行史话、绿草仓库、糖厂往昔等七个板块特色景点。
· 与众不同的工业绿道 ·
全长接近1km的南段,由西至东分为新一棉厂区、电站辅机厂东厂区、制皂厂区、堆煤场区与煤气厂区。其中,不仅保留了历史建筑66幢,一路逛去还能看见很多极具特色的工业遗存。
不蛮你说,就连垃圾桶和路灯都是走“工业风”的。
另外,南段一路上设置了4大驿站供大家停留休息。
每当夜幕降临,4大驿站中的耐克跑者驿站的外墙还能欣赏激光秀~
一路上除了这些“老工业建筑”相伴,还能在四季欣赏到不一样的景色。
不只是9月份的粉黛乱子草,还有崇明水仙、早樱、红花石蒜、无尽夏、山桃草、小兔子狼尾草等花卉绿植~
· 怡和1915 ·
这栋算起来已经有101岁的建筑是曾经英商杨树浦纱厂的大班住宅,现在的怡和1915咖啡馆。
因地制宜,咖啡店的打开方式也非常的“十里洋场”,室内保留了当时的彩色玻璃、壁炉、门窗和楼梯。
· 杨树浦发电厂 ·
在1920年代,杨树浦发电厂在当时是远东第一大发电厂,发电厂的105米大烟囱,还是上海最高的建筑~
· 杨树浦水厂 ·
始建于1883年
杨浦区水厂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外形非常特别,比起工业厂房,红砖堆砌起的承重墙,外形巨大的水管,让它看起来更像是英国传统城堡。
· 东方渔人码头 ·
始建于1938年的东方渔人码头,曾是上海叫得响的老鱼市场。在保留主题框架的同时,这里也被打造成了汇聚餐饮、购物、娱乐等多功能商业天地~
· 原国棉十二厂遗址 ·
· 杨浦大桥 ·
photo via 走起 柚柚
黄浦江上的第三座大桥,每时每刻都有着不一样风景的杨浦大桥则是小编的最后一站...
日新月异的魔都,
重生一栋旧屋...
让你重新认识TA!
JA SPACE
右方二维码?返回首页,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