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陈澹浦|中国第一台柴油机由他侄孙制造,厂房为广州柴油机厂前身_协同
栏目:业界资讯 发布时间:2021-07-09

原标题:寻找陈澹浦|中国第一台柴油机由他侄孙制造,厂房为广州柴油机厂前身

中国第一台机器缫丝机、广州第一批轮船、中国第一台柴油机均出自他及他后人之手。

这个堪称广东乃至中国近代机械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家族,就是从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走出的陈澹浦及其后人。

为传承和弘扬陈澹浦及其后人的工匠精神,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南方 特地走访了多位熟悉陈澹浦历史往事、发展变迁的学者、市民。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关于陈澹浦及其后人的老故事!

“寻找中国工匠世家”口述史系列之一

《南海市志(1979~2002)》副主编张莹原是南海区档案局地方志科科长,去年,她被评选为广东省情专家库专家,已经工作半生的她还不曾停下忙碌的脚步,不久前她又被广东省地方志办返聘,继续从事她所热爱的地方史研究工作。

张莹与陈澹浦的结缘,来自于2004南海日报(现珠江时报)开设的《发现南海》系列报道。已经从南海日报调到南海方志办的张莹参与了《发现丹灶》的采访报道,在良登村,她听到了陈允琦老人讲述陈澹浦的故事。张莹描述,当时,站在澹浦陈公祠前面的时候,内心油然而生崇敬之情,为他对机械制造所做出的贡献所震撼。

“我一个人去静静地在良登村的街巷里面行走,感觉能够感受到良登先贤们当年的脚步和心跳,阅读那些丹心镌刻的岁月,感受他们当时的自强与奋争。”张莹介绍,她前前后后去过良登村十来次。

与陈澹浦的缘分由此而来,从2004年到现在,张莹对陈澹浦工匠世家的研究已经进行了14年。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就是陈澹浦的侄孙陈拔廷所创建的协同和机器厂的故事。

戳视频听张莹讲述中国第一台柴油机生产厂协同和机器厂的故事:

从中国第一家柴油机厂到广州柴油机厂

“有到宏信922创意产业园的乘客请在这里下车。”如果乘坐广佛线,途经沙涌站的时候,广播里的报站声则会响起如上解说。

1911年,陈沛霖、陈拔廷等在芳村合股开办了协同和机器厂,厂名取“协力同心,和衷共济”之意。1915年,协同和机器厂就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柴油机,扛起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大旗,该厂也是当时华南地区生产动力机最早、最大的工厂。

陈拔廷善于仿照外国的先进技术,又注意根据实用需要有所改革,敢于同洋货争衡。他一直寻思如何能够制售柴油内燃机,把珠江航运业的机器销售阵地稳操手上,而且对广东航运业也有裨益。

1913年,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从香港运送火油来广州的一艘油轮,经常停泊在广州花地湾大冲口,这艘油轮使用的是更为先进轻便的柴油机。陈拔廷与陈沛霖决心学习这门技术,他们买通船上的中国船员邓心泉,一连三个晚上,陈拔廷带上薛则民等三个工人上船,拆开机器,量度尺寸,描绘图样,眼看心记,回厂反复试制,几经摸索修改,花了一年多时间,终于在1915年成功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柴油机,安装在一艘叫“海马”的客轮上,在广州、梧州、南宁之间航行。此后,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的航运业被协同和掌控,协同和成为华南最大的柴油机机器厂。

抗日战争期间,协同和机器厂遭受重创。1938年10月21日,日军侵占广州,由于协同和机器厂是广东机械行业中规模最大、设备最佳的企业,日军饭岛部队抢占了厂房。1939年初转归日本垄断资本的在华经营机器修造和造船业为主的“福大公司”管理,主要业务是修理日本海军舰艇,同时也生产一些柴油机、榨糖机等产品。

1945年日军投降后,协同和机器厂再次回到陈拔廷手里,不过当时的协同和遭受严重破坏,陈拔廷从香港分厂运回一些机器,几经周折于1946年恢复生产,但处境十分艰难。1949年广州解放以后,在困境中挣扎的协同和机器厂才重新获得生机,1954年1月1日,协同和正式成为广州市首批公私合营企业之一。1966年协同和机器厂改名为广州柴油机厂,从此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原址入选首批100个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2009年,广州柴油机厂酝酿搬迁到番禺,其旧厂区以租赁的形式进行再开发,“宏信922”创意园应运而生。

目前屹立在毓灵桥边的是协同和机器厂主厂房建于1922年,使用时间已经超过80年,仍然保存良好,被认定为广州市级文保单位。其内部使用德国钢筋搭建,屋顶则是木梁砖瓦。

圆拱形大门,斑驳青砖墙……走近一看,阳光从屋顶的瓦片夹缝射向地面,支撑大屋的铝梁上点点锈迹,都记录着年岁下它的沧桑与骄傲。

“当年这里属于南海县地界,到2005年,广州柴油机厂一直沿用着协同和机器厂的厂房进行生产,2005年他们建了新厂之后,才搬出去,老厂房改建成广州柴油机厂工业博物馆。”张莹介绍,她曾在2013年前往协同和机器厂旧址进行采访。

据张莹描述,当年去协同和机器厂旧址采访了解到,旧主厂房门前有一个高约两层楼的大型起重机,是协同和机器厂用于装卸的起重设备,将生产的机器起吊到船上运出去。广州柴油机厂原办公室主任介绍,在一次清理河淤的时候,发现起重机埋在河涌地下,就从河涌里将起重机清理出来,放在了厂门口。

那台漆黑的手动吊机,静默地伫立在旧厂房门前,曾经多年来从事着运载垂吊,转动的齿轮曾记录下当年岁月的光华。

“当年协同和工人用的工作台,已有近百年历史,广州柴油机厂的工人仍在使用,一直到2005年还在使用。”张莹说。

与一般创意园不同的是,“宏信922”还有一家颇受欢迎的博物馆——协同和动力机博物馆,2015年该博物馆成为广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免费向公众开放。

张莹介绍,陈拔廷制造的中国第一台柴油机原物已经遗失,如今陈列在展馆内的为复制品。当然展馆内还有“镇馆之宝”——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美国引入的辛辛那提立式机床。展馆解说员介绍:“这是当时最先进的立式机床,展品是原件,是柴油机厂特意留下的,对了解新中国工业发展史很有意义。”在室外展区,还能看到广州柴油机厂在不同年代生产的各类大型机器。

今年1月份,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名单(第一批)公布,协同和机器厂(现为协同和动力机博物馆)与广州市的柯拜船坞(现为广州黄埔造船厂厂区)及顺德糖厂一同入选首批100个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时至今日,协同和机器厂已经不再运作了,取而代之的是焕然一新的创意园。以协同和机器厂厂房竣工年份的后三位数字——“922”作为园区命名的宏信创意园传承着陈老的精神,继续挖掘和弘扬广东工业历史文化,为扶持创意产业提供一个优越的平台,而在这里工作的年青一代也将继续弘扬着创新独立的精神,为新兴的创意产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征集启事

为传承和弘扬陈澹浦及其后人的工匠精神,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丹灶镇人民政府拟面向全社会征集陈澹浦及其后人的遗物、旧物,以作相关公益用途。

如果您手上有:

陈澹浦及其后人、徒弟的照片;

与陈澹浦及其后人有关的各种物件;

陈联泰号、均和安、协同和等与陈澹浦及其后人、徒弟有关的工厂的图片、物件等;

请您投递至以下地址或发送至以下邮箱,并注明拍摄时间、地点、内容简介、提供者联系方式,您将获得丹灶镇人民政府向您颁发的荣誉证书和精美礼品(所供图视作允许征集方作公益用途)。

地址:中国广东佛山南海丹灶镇桂丹西路88号镇政府宣传文体办104室

邮编:528216

邮箱:3421647471@qq.com

联系人:帅先生 0757—85431383

【撰文】肖霞 盛正挺

【视频拍摄】杨馥铫

【视频剪辑】杨馥铫

部分资料来源于“宏信922创意园”

【作者】 肖霞 盛正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返回首页,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