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爆发:广深都市圈接壤处,这个区豪言四年后破“1.4万亿"
作者:今纶
1924年年底,第一批黄埔军校生毕业,蒋介石组建了两个教导团,而共产党人组建了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
1925年11月21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叶挺独立团)在广东肇庆成立,独立团是以铁甲车队全部成员和黄埔军校一部分中共党、团员作为骨干,从广东、广西、湖南招募士兵组成的。
这个团有多能打呢?北伐过程中,一路所向披靡,战醴陵、攻泗汾、克平江、夺汀泗桥、取咸宁,直逼武汉的门户贺胜桥。以牺牲310多名官兵为代价,浴血奋战,攻克了武昌城!是谓“铁军”。
黄埔军校旧址
黄埔,从来都有一股不屈不挠的倔强劲头,如今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也是如此。
黄埔区行政区域总面积484.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数为111.41万。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是行政区与功能区融合发展的区域。2014年1月25日,国务院同意撤销广州市黄埔区、萝岗区,设立新的广州市黄埔区,以原黄埔区、萝岗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黄埔区的行政区域。
去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以下简称“黄埔区”)工业总产值达8033亿元。GDP总值为3662.7亿,总量在全市排第二,人均GDP高达31.81万元,全市第一,全国也名列前茅。
黄埔为什么这么能“打”?黄埔的发展显示了广州发展的什么趋势?
3月5日,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举行万亿制造和科技创新大会。下一个五年,黄埔将如何乘风破浪?黄埔给出了上述问题的答案:冲刺万亿制造,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该区将力争年均工业产值增加1000亿元,到202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
黄埔近年来主要干两件事:先进制造、科技创新。
广州黄埔
黄埔谁也不像,就是广州的黄埔。如果一定要说广州黄埔像谁,那么,它很像当年武昌城下慷慨激昂、勇猛进攻的“铁军”。
黄埔是广州的一个区,一方面它有广州低调的底色,但是同时它又有符合经济发展大势的追求:保持对科研的强投入,在先进制造方向勇往直前。
这和很多人惯常认为的广州是个贸易大市的印象稍有不同。
其实,广州GDP排名第一的天河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贸易行政区,天河的金融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服务业已经在总量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相比于天河,黄埔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更大,如果说天河是出金融富豪和码农富豪的地方,那么,黄埔是出制造业巨子的地方。制造业对于广州这样的城市有多重要是不言而喻的。
广州作为一个一线城市要想更进一步发展经济,绝对不能抛弃制造业,绝对不能容忍“空心化”,实际上,广州的制造业一直在做大做强。
广州工业经济总量稳居我国城市第一方阵,工业投资连续两年超千亿元。
▲2019年9月,广州第一条、广东省唯一一条量产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在黄埔投产
而且,从去年的数据看,广州工业增加值增速近十年来首次与GDP(2.7%)增速基本持平,去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5723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高于全省、深圳、佛山,增速位居全国主要城市前列。
广州早已悄然布局,正在积极发力,夯实制造业的基础,要在制造业的比拼中长期领先,黄埔是重要力量。
黄埔雄心勃勃,到202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1500家,实现工业投资超3000亿元。
届时,黄埔一个区的工业产值将超过很多实力中等的内地省会城市,至于GDP当然也会扶摇直上,广州稳了。
没错,花市、美食是广州的部分符号,但黄埔的日益强大和广州经济肌体的不断迭代,同样也是广州的重要符号,而且更实在,更有冲击力。
黄埔在制造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广州的缩影:
比如,黄埔区去年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4.38%,黄埔计划到2025年全区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突破5%。
就广州而言,基础研究占广州R 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重达13.9%,创历史新高,接近世界先进国家水平。
黄埔未来将重点聚焦生物科技、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汽车制造、新材料、绿色能源、高端装备、美妆大健康等8大产业,建设万亿产业集群,筑牢万亿制造“顶梁柱”。
黄埔区将构筑“一岸双轴三片”新型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广州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去年在历史上首次突破万亿元(10200亿元),占GDP比重40.8%,同比增长2.8%,全市新登记私营企业40.4万户,同比增长33.1%;民营制造业投资额259亿元,同比增长23.7%。
黄埔到底发生了什么?广州到底发生了什么?
其实很清晰:认真服务于企业,企业家感受到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于是纷纷开始增加到广州的投资。
黄埔的崛起,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工作岗位,这对于广州的经济转型起到了推动作用,广州的锐变,正是在天河、黄埔、南沙等区的强势引领下逐浪而高。
有了工作岗位,就有人才纷至沓来,消费就会继续走高,广州的故事没有传奇,就是希望大家好好干活,好好生活,而且是安心生活,共同享受城市进步带来的福利和美好。
在黄埔的“万亿制造”计划中,非常明确地提到:
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的1个三千亿级,以汽车制造、新材料为主的2个两千亿级,以绿色能源、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和健康食品为主的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发展新优势的万亿级现代产业体系。
这是投资广州,分析广州制造业走向的重要信号与趋势。
黄埔之于广州的意义,还在于“链接”。
黄埔与白云区、天河区、海珠区、增城区和从化区5个行政区交界,与东莞市和广州市番禺区隔江相望。
东莞属于深圳都市圈的重要成员,黄埔和东莞距离如此之近,既有良性竞争关系,也有深度合作关系。
从趋势上来看,湾区各城、各区因为交通、经济的互相渗透日益深入,实际有越来越紧密的联系。黄埔的区位优势明显,在自身不断苦练内功的前提下,和天河、东莞的合作也在不断推进,而且开发区这一块也的确在全国都处于前列,无论是政务能力还是资源整合都堪称优秀。
南沙的经济增速也很强,去年是广州全市第一,天河黄埔南沙距离比较接近,这三个板块各有优势,各有发展重心,但又实现了同频共振,互相支持的格局。
黄埔目前恰逢湾区发展重心逐渐北移的风口,有相对丰富的土地储备,相对合理的营商成本,御风而起是大概率事件。
在黄埔“万亿制造”计划中,深化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等产业集聚区建设也是重要一步。实际上,从黄埔区内的客运码头通过珠江航道到香港只有几十海里。
广州黄埔鱼珠
黄埔打出穗港智造合作区这张牌,就是要出狮子洋,一路南下,直接把资源、资金、技术和香港对接,引国际先进资源为广州所用。
因为区位原因,黄埔未来将和南沙一样,成为广州在湾区吸引港澳以及海外资源的重要区域。
黄埔与南沙当然也是广州都市圈与深圳都市圈紧密结合的重要区域,这种结合不仅仅是陆地上的经济往来,还包括通过海洋运输、贸易密织整个湾区与更广阔的世界的联系。
广州的经济活力与张力正在整个湾区扩展,黄埔站在第一排,战旗迎风飘扬。返回首页,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